文:陳基勳
Pronology in EMS (XI) – 人文的PSI(II)
前一篇文章對個人生存與上天的關係做一說明,本篇文章則對公司於人文上的努力做一介紹。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因為宗教而脫離了現實的生活,自發行了上一篇文章後,有朋友問我:宗教是出世的,進入了宗教不就是放棄了奮鬥的力量,如何再帶領公司繼續發展成長?的確,我們看到了很多人進入宗教領域後,因學以致用,而看淡名利,淡出江湖。然天主教是一個入世的宗教,在人類的歷史中, 不只有很多知名的哲學神父,也有很多對人類貢獻良多的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神父。所以,更積極的宗教思想是活在人群中盡一己之力,讓社會正義與道德得以彰顯。
一. 個人與公司的關係
- 求生存‧求發展‧求幸福
- 求生存
- 求發展大部分的公司自成立之始,是胼手胝足靠著一小群人的力量,由老天賞賜給我們的智慧,利用學生時代的學習及社會的歷練得到的知識、技術與能力,在社會的洪流中爭取立足的空間。由市場定位的確立,努力的找尋客源,一直到公司架構完善,穩定的運作體系,尋求資本周轉的最大化。以至於利潤的產生,財務系統的健全,達到初步公司在業界站得住腳的基礎,同仁也得以長久的於公司安身立命。
- 求幸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經營一個公司也是一樣,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停留在一個層次,不進步而不被淘汰的。當一家公司有了基礎後,就須將資本利得轉化為一次又一次成長的動力,讓公司脫離只是求生存的領域,進一步得走入可長可久的穩定成長期。跟廠商、客戶、產業界的關係良好,在專業的領域有一定的聲望與信用,與銀行的互動頻繁而順利。也因公司每年有固定的利潤,可以做未來短、中、長期的發展規劃,讓公司永續經營。
常在電視看到生意人高談公司獲利與給員工高額獎金等市儈的面目,也造成社會似以物質衡量一切的現象。且電視為了爭取更多的觀眾,利用人普遍追求物慾享受的祈求,將社會現象做了窄化與偏頗的引導。如果我們用較寬闊的心,改另一個角度看這個社會,相信會看到更多的人與團體,花很多的時間與精神,追求社會的幸福,美滿與喜樂。一個公司的發展,到達一定的規模,就是社會組成的中堅,這些公司追求的目標,就是社會追求的縮影,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公司,於公司穩定獲利的同時,以公司可以承受的財務負擔範圍,關注在照顧弱勢族群,提升人類文化素養,讓後代子孫持續有好山好水的環境議題上。因為人心的純正,造就公司健康的成長,並影響社會的風氣。如果公司的人員也有上天賦予使命的信仰, 塑造出天人合一的公司文化,大家努力的目標,一則為求取自我生活的穩定,另則為達成上天賦予的使命,創造積極進取,美善幸福的公司主體價值,這公司必然可以常存不朽,源遠流長。 - 個人的發展
- 大半的人生
- 公司對個人的責任人的一生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工作場所中度過,工作中的生活態度與狀況,幾乎就是一個人生命的一大半。如何在工作中活出自己的幸福與滿足,讓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結合,工作即是生活,工作是辛苦忙碌、 有責任、有壓力,但是心情是平靜與愉悅的,就是我們一生中重要的功課。
員工既然大半的時間在公司中渡過,公司自然有責任提供一個合適員工精神層面生活的環境,道德良知是讓人產生永久幸福的基礎。所以公司要提供一個以道德良知為基礎的工作環境,讓員工既能賺取生活所需,又沐浴於良善的人文環境中,宗教信仰可為道德良知堅實的支柱。公司如能在道德良知的運行體系中,引導員工進入更深層的宗教信仰領域,那更是公司與個人的福氣,與進入幸福的根源。
二. 公司與社會的關係
- 公司 — 社會的縮影
社會是由一群人所組成的,這群體的每一個人,在團體內各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然而,半數以上的人群大半的時間生活在公司的體制內(含公家機關及教育機構)。因此,公司的運作及互動幾乎就是社會活動的體現。由此可見公司運行對於社會發展的影響程度,是極其深遠的。 - 影響社會的力量
上述提到個人與公司的關係時,說明公司對個人的修持與成長需負起引導的責任,公司之於社會也是一樣,如果有更多的公司將精神的提升視為員工在公司生活的重點,公司員工有幸福與滿足的生活,進而影響家庭與周遭的朋友,社會將會產生更正面的發展。
三. 人文的 PSI
PSI尚處於求發展的努力階段,公司也不夠大到影響社會的程度,但是本諸於社會群體的一份子,也希望能對社會的精神發展有些許的貢獻,並期待公司誠信正向的運作,讓客戶與廠商得到最大的保障,也讓客戶與廠商對PSI 有絕對的信任,創造彼此間雙贏的結果。在人文上面,PSI有以下的作為:
- 以道德、良心、正念作為公司治理的基礎。
- 以謙卑及服務的精神作為公司內部與外部相關公司團體的互動的模式。
- 更多的文學藝術活動,提供員工人文成長的環境。
- 以宗教信仰的道德精神為導向,幫助員工達到永久幸福與滿足的修持。
最後以聖經的一句話做為個人對PSI服務導向的期許與訴求:人點燈,並不是把它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瑪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