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什麼是MIS(管理資訊系統)?
MIS 是一個以「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為基礎,擁有高階使用UI介面的資訊系統。所以,MIS相對於檔案型系統(如您個人電腦上 、Windows的「檔案總管」),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有龐大的「資料庫」來展現及處理的一項系統運作體系。
系統上,有許多不同的User,從事個別不同的工作, 許多不同使用者所需的資料,其實是連通的。譬如採購員下單的對象與材料,必須是主管核准的範圍;而財會付款前,必須進行確認倉庫管理是否有簽收協力供應商的進貨,以上資料必須是完全相同的且與資料庫的展現是一致性。
如果對每位使用者都建立一套系統,不僅重複而事倍功半,同時還有可能發生人為疏忽,造成資料不一致的情形。所以,我們要使用「資料庫」管理,也就是不同使用者在工作時,只是使用不同的表單(表單是術語,其實就是表格),但依據的資料是相同的。
2. 發展 :
由前言敘述,可想而知在目前資訊爆發及整合的時代,為了提高各相關產業競爭力,勢必需要發展一套屬於研騰及人人可簡易上手的系統,來滿足及守護標準少量多樣的彈性生產運作。資訊的垂直整合運作也相對的顯得相當重要,所以在這重要的時刻,也就是在去年2012年研騰團隊著手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一套MIS系統。
研騰系統整合目前已有包含 : 業務訂單管理(建置中)、資訊交換系統(建置中)、生產自動排程系統(建置中)、缺料管理系統(建置中)、電子資訊看板、品質系統、生產製造、維修、辦公室自動化。
雖尚未全面性系統建置完成,在研騰的專業團隊皆已不遺餘力開始著手進行規劃,期許在2014年的時候,各部門單位運作都有一套系統運作,來迎接整個電子資訊及資料庫處理系統的到來,提高研騰的競爭條件。
3. 簡介 :
系統畫面
1.User登入畫面,簡潔而不花俏。


2.各系統UI介面


3.製造執行系統
重要功能介紹:
※ | 生產日報表–由資料收集器,收集生產進出站及數量資訊,系統資料庫處理產生的每日生產日報。 |
※ | 生產績效報表–由資料收集器,利用收集資料,系統資料庫處理計算產生出生產相關績效報表。 |
※ | 作業中機台狀況–隨時掌握生產進/出站作業狀況資訊。 |
※ | 良品/不良品入庫移轉–隨時掌握生產進/出站作業狀況資訊。 |
※ | 工時表–各家生產產品工時顯示,有助於生產排產及產能評估。 |

除了如上重要的製造生產系統,當然還有其它的重要系統運作,這一季的季刊就暫時介紹到這邊,如還有機會將會更深入的介紹整個系統運作 及流程和優缺點,讓讀者能更快的理解MIS導入的優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