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多样运作系统 (一)

文:陈基勋
经历了2008年金融海啸的洗礼,世界经济秩序大大的震撼,也改变了产销体系固有的模式,计划性生产的运作方式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产销密切结合的接单式生产作法。快速变化,弹性调整变成企业求生存不可或缺的能耐,PSI 处于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于2009年开始进行管理体制的变革。首先再次的宣任基本信仰:PSI是一个中小量运作体系的代工厂,并改变公司远景为:中小量多样生产的守护者。
口号要变成实际行动才会产生体制上的变化,既然将公司定义成中小量多样生产的守护者,就要有体制上的规划与调整,因此公司在2009年年底干部联谊会做了一个重要的规划,管理自动化,让公司在少量多样多客户运作体系下,维持一定的弹性及正确性。
2010年是管理自动化启动年,因应少量多样工单排程快速变化的问题,而且客户需要交货的时间又非常短的考虑,生产排程自动化就成为PSI进行管理自动化的第一个课题。经过一年的努力,从规格的制定,程序作业方式的确认,到信息管理组织的建立。而后开始程序的撰写,完成后的测试,正式导入运作。2010年底, PSI的第一套生管自动排程系统开始发挥效用了。
有了第一套系统成功的案例,且信息管理组织也成熟了,PSI还可以做甚么? 让公司的远景成为实际公司的现在运作,2010年的干联会是第二个转折点,在会议中做出2011年要完成的目标:
  1. 料号及BOM自动建立系统。
    BOM或料号建立错误,造成生产延误的严重后果,因应每天有一二十个BOM需要建立,又不能产生错误,利用计算机系统是最好的方式,就这样 2011年首要目标就产生了。
  2. 各家订单整理透明化。
    客户的订单及产品信息,藉由订单的通知,每天不定时的流入PSI业务手里,优秀的客户服务就是公司内部接到订单能快速的运作,让产品准时出货。所以订单整理,通知到各需求单位第一时间看到所需生产信息的整套系统,成为 2011年第二个目标。
  3. 生产及时回报系统。
    生产状况的掌握是生产、生管、业务到客户关心的事情,生产及时回报可省下很多单位沟通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因此生产及时回报系统也于2011年定案。
在干部及管理人员的努力下,2011年PSI努力的规划,设计及测试以上三项的管理规则,也很争气的于2011年完成了管理自动化的重要架构。完成了 2011年的主体架构后,发现各系统分散于各单位执行,如果继续增加模块,势必造成整体管理系统的混乱,所以有了中心管理的想法。于是PSI的MIS系统(如附件一)想法于焉就绪,有了整体自动化管理的雄心时,更深层的思考怎么样可以做到完整性?以专业生产者的角度来看,生产管理可以分成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中的管理工作及生产后的数据分析。于是乎2012-2014年全面的分这三个层面做自动化,透明化管理的规划,至今已经完成如下功能。
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 - 业务订单管理系统
    客户给电子文件订单时,业务不须再手动输入订单于系统内,直接用程序将客户订单导入一PSI标准档案中,并结合自动数据交换系统中之自动建BOM动作,自动产生订单于ERP系统中,并于生管完成工单开立后,订单与工单自动关联在一起,让生产系统与订单系统紧密结合。
  2. - 自动信息交换系统
  3. 客户提供BOM后,PSI利用客户料号与PSI料号的关联,自动将客户的BOM转入PSI系统中,降低人为手动输入造成可能的错误。 客户提供生产技术数据时,依据产品,将各数据自动放入应该存放的位置,而后个需求单位可以于自己可以存取的位置,取得相对的数据。
  4. - 自动排程系统
    生管跑工单后,由齐料日、工时、上班时间安排、人力数据、制程、交货日等信息每天可自动做排程的安排及手动的调整,让生产运作更弹性化,有效性。
  5. - 缺料管理系统
    掌握物料的齐料点是顺畅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PSI为能使物料管理没有失误,每天晚上ERP系统自动执行物料仿真系统,每天早上采购单位利用这份缺料的信息,针对当天齐料,三日内齐料之物料作追踪管理,每周五对所有已订未交订单跟厂商作交齐确认动作,并对超过MPQ的都多购订单做一确认并取消采购单的动作,用细腻的物料管理手法,达到准时交货的目标。 半成品仿真系统则因应多阶生产,各制程需顺畅串连而制作,预计于 Q3'2014 完成,期利用这系统,让不同制程工单的连结自动产生,并利用这关联性,达到各生产制程时间的串连顺畅,工单接续没有盲点,成品出货后, 工单的可追溯性由自动化系统就可以开展。
(下期待续)
(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