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与领导
文:陈基勋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活动由家庭、小区的群体,转变到工业、商业的群体。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沟通媒介的进展、信息透通的结果,求生存条件的方法。也由劳力付出的努力,转换成技术能力的体现。管理法则由阶梯式的管理,转换成横向式的管理,领导的风格由威权式的领导,转换成协调式的领导。身为这世代的人群如何展现自己在团体中的价值,乃是我辈存活的一大课题.。兹以三个面向探讨这题目。
技术是生命独立自主的基本要素,不管是人或动物,要能独立存活,就要有求生存的技术。远古时代的技术跟动物一样,要有取得食物的能力,才有生存的机会。现代的技术则分工较为细腻:理工科学的技术,工商运作的技术,医药救人的技术…。
学生时代,努力学习知识,作为毕业后自我谋生的基础。工作中不停的精进,让自己的生活因技术能力的提升,而不虞匮乏。
这个世界因为人的个性差异,而显得多采多姿。有些人喜欢在技术上精进,有些人喜欢人际关系的培养。 因此在公司或团体的运作体系就有技术职与管理职双阶的管理管道。技术是学理上的延伸,独立思考与作业的体系。管理则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体系。用制度监管单位的正常运作,用感情与理智凝聚人员的向心力,用自谦自卑作单位间沟通的态度。让系统运作在各不同部门接轨的过程,平顺快速没有灰色地带,管理者在监管、规划、协调、要求互动中游刃有余。
管理是处理人与事情能力的培养与发挥,需要的是推理能力、运作系统串联能力及利他思想的结合。 看到问题于问题还没发生前,对未来运作的规划,让未来单位运作更顺畅,并用换位思考的能力做各单位合作的桥梁,如能用心的作好如上的工作,就会是一位优秀的管理人才了。
领导者的角色,基本上跟优秀的管理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因一位领导者承担的是团体的成败、和谐的共处、发展的愿景。 因之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仅仅是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养。当一个领导者站在群众面前需要体现的是个人的修养魅力,天塌下来顶得住的风范,正向思考、隐恶扬善、乐观进取的态度,动烛机先快速反应规划未来的远见,爱人如己的胸怀。
人的一生是成长的历程。 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都有自己扮演角色的使命与剧本,老天爷带给我们的智慧,目的是希望我们利用这些智慧做好自己的使命,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些角色有领导者、管理者、技术服务者、劳力服务者。不管任何角色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不可或缺的,也都是值得尊重的。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不是足够努力认清老天恩赐给我们的智慧、能力与责任,在人生的道路上尽心完成天赋予的任务,认知学习修身以立命。
在公元前三百多年,中国的孟子就已豁达于这样的天命哲学:「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