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溝通的管理
文:陳基勳
人是群體的動物,呱呱落地的時候,就開始用肢體語言與群體的互動,而後牙牙學語,啟動了語言互動的生活。隨著年齡與知識的增長,人與人的關係更多元與複雜,想法觀念也大相逕庭,溝通變成一個學問與每個人的習題。溝通的層面非常多元,為避免失焦,僅就職場工作的溝通做一探討如下。
常態性溝通
科技的發達造就了生活步調的加速,人與人的互動也因網路的無遠弗屆而複雜了。正確有效的溝通,是職場上要站穩腳步的一大要素,聽話的能力與說話的條理則是溝通的第一步。但是要達到溝通有效率及及時的正確,光有聽話的能力與說話的條理性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溝通的制度,創造公司內部共同的流程、系統與語言。 PSI 成立至今,一直努力的制定內部的流程體系與內部語言。 從業務接單後到技術資料建立、生產運作體系、出貨溝通系統。 都有一套檯面上的規則,每個運作體系中的執行者,都是同樣的運作方式,所以單位與單位的溝通,就較不會因為解讀上的錯誤,造成作業的失誤。
緊急應變管理
職場上無法事事順遂,常有緊急事件需要及時處理,例如設計異常,需即刻做ECN處置;生產良率過低,需即刻找到問題所在;生產效率出問題,須找出原因改善製程;客訴異常,需快速反應處理方式等。常態性溝通可以用 email 或及時通訊系統處理,遇到緊急事件,用email 就緩不濟急了,如果是公司內部,一場臨時會議就緊急的被召開了。如果是與外部的關係,網路群組會議就會開始了。當然事情不一定會一次會議就解決,但每次的會議會就問題的說明、原因及對策做討論與決議;最重要是設定決議執行事項的完成時間及下一次討論的時間,有方向步驟及時程的一步步完成問題的收斂與解決。
異常管理
錯誤是進步的動力,計畫、執行、檢討、改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工作法則。異常的發生一定有其原因,經由原因分析,我們就可以找出是系統管理層面的問題,或是個人作業的問題。 再思考如何調整運作體系,可以杜絕這異常的再發生。 因此每個月整理所有異常問題,並做細部的檢討,尋求永久避免問題發生的方法,乃是公司運作系統進步的不二法門。 PSI每個月會召開一次的品質月會,將前一個月所有發生的品質問題,做個討論並訂出改進方案,就是期望公司藉由不斷的檢討改進,讓系統運作更落實,也讓系統更完整,而後可以達到永續發展的進程。 另因月會時間有限,如需較長時間討論的議題,則轉移到每兩周舉行一次的系統檢討會議,用更多的時間,也讓與會同仁更專注地將一個異常系統問題確實地有效解決。
溝通是動物的本能,尤其人類用老天賦予的智慧,造出了語言文字做更好更複雜的溝通工具,我們要善用老天的施予,讓溝通成為公司、社會、群體良性互動與進步的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