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變化下, 企業的未來
文: 陳基勳
網路改變了人與人的互動模式,也改變了公司的管理模式。但是網路進步的腳步,並不因為人們苦苦追趕不上,生活運作方式快速變化而停止。反而因為人們求生存、求發展的意志力,而與時俱進的一路往前行。人們生活的方式,有個 IoT(物聯網)、Big Data(大數據)框架,讓生活專業變得容易,資訊流通更快速也更透明。過去的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與使用者的架構已被網購,全球物流網所改變,實體大型購物商場,已被虛擬網路商店逐步蠶食鯨吞,而失去昔日的風華。
PSI 是一個產品代工型態的公司,以一個代工型態的企業面對網路的變化,也需有相對的因應與求新求變。近年來對生產公司很夯的話題是 — 工業4.0 & 雲端大數據的應用。去年我發表過一篇"公司治理的進程”在PSI的季刊中, 當中提到了工業4.0的運用。2016年PSI的IT單位及各管理執行單位已經積極的制定流程自動化的規格及程式的完成與運作,計畫2017年完成流程自動化的運作體系。
自動化有它的好處,但是如果管理不當,自動化的問題就會一一的體現出來,最重要的是規格制定的不夠完整,造成運作的錯誤,但又因執行人員的不夠細心與專業,沒法子發現自動化的錯誤,而使得運作系統更加混亂,沒能達到自動運作的目的。因此自動化運作系統執行初期,除錯檢查的機制就極其重要,務必人工與自動並行試跑一段時間後,再行完全導入自動化系統。
自動化後,一定會有因取得資訊的不完整或不規範,造成系統無法作業的狀況,即為自動運作系統的異常狀況。“公司治理的進程”提到人員的價值在於異常的處理與解決,即是運用人員的智慧,解決因不規範所產生的異常狀況。因應少子化後,上班的人口持續的降低,企業找人的動作愈加的困難,尤其少量多樣差異化生產時代的來臨,每個員工勢必要負擔更多的工作與技能,運用電腦系統解決更多的工作,是未來企業要思考與面臨的課題。PSI 期望於2017年完成流程自動化後,接續於 2018到2020年期能運用人工智慧解決部分流程自動化所產生的異常問題,也運用人工智慧的學習功能,提供數據分析的檢討改進建議。
科學工具的使用,是企業未來要繼續保有競爭力的基礎:一是生產工具的自動化,即為目前報章雜誌常提到的生產線機器人的運用;另一則為管理運作系統的自動化,就是本文提到的軟功夫的提升,持續的往前走,企業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繼續保有活力與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