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产能

文:陈基勋
身为一个中小量多样化的生产服务公司,在这快速变化的产业生态中,如何活得好、活得长、活得健康是一个很大的课题。PSI成立至今不算长,但也不算短的17年。经历过产业的几次重大变化,幸运地,还能在这变化的时代继续的存活与发展。变化往往是一个产业重新洗牌的机会,是危机也是转机。本文预计用技术、管理与产能的观点,说明PSI在2017年的调整思考。
信息产品一直朝着功能复杂化,产品小型化的轨迹前进。相对的,零件也变得功能更强大,体积愈来愈小,生产技术变得更加的困难。以生产厂商的立场来说,如何与时俱进的调整生产设备,使之可以跟上材料封装的技术,乃是PSI贴片工程人员应该着力的方向。插件技术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环节,但后续产品测试组装制程的技术,则又进入另一阶段。测试方面,因为产品的少量化生产,通常设计营销公司已经不再自设工厂,但又希望控制产品的质量,如何利用网络与条形码...等技术,将测试的数据与状况实时透明的流通于厂商跟客户间,是PSI须设定的一个标准手法,让客户可以快速实时的知道产品的状况。由于移动性产品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防摔、防震、防水等功能性的产品也急速的增加,这也是生产厂商的考验。PSI于2017年也将致力于这些生产技术,让产品不只是设计良好,生产也达无懈可击的水平。
中小量生产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挑战,PSI成立之初就设定公司目标为一中小量生产的守护者,因此由一个小型厂成长到一个中型厂,一直思考着如何有条不紊的让公司在多任务单的生产流程中,保持稳定的质量、交期与服务。PSI于 2012年起开始进行自动化数据收集与工作自动化的规划与程序设计工程。2015年完成了订单导入 ERP系统自动化、BOM建立自动化、MES系统、仿真缺料系统、客户实时查询系统、质量管理系统。 2016年PSI更开始规划流程自动化的运作体系,期望利用三年的时间, 将系统运作流程由人工交接改为计算机系统交接的方式。为工业4.0的方向进前一步,也为将来智慧管理的方向打下基础。
生产产能的规划在过去大量生产时代,不是一个重要话题。但少量多样的时代,逐渐的变成是个课题,而且是重要课题。过去的少量多样客户,基本上会做计划生产,所以交期的长短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产品质量。但工业发展愈来愈快,开发中国家的崛起,造成少量多样的产品竞争也趋于激烈.。营销的基础已不再只是质量而已,价格与交期变成终端客户的另两项重要要求:生产空间与时间的弹性需求也变成少中量生产工厂的重要规划方向。2017年是景气复苏的年度,如何在人口萎缩,成本提升的环境下,保持最高的生产产能弹性。达到交期快速、成本稳定的要求,也是PSI努力规划的另一方向。
一个乏善可陈的景气循环接近尾声,期待2017年是一个翻转年代的开始,让我们准备好工具,随着繁荣时代的起步,共同为更多人的衣食无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