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的平衡
文: 陈基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提到”平衡”这行为,平衡是人在生命中寻求的理想,饮食的平衡创造了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平衡缔造了生活的喜乐幸福,工作的平衡减少了抱怨的氛围。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如我们所愿,在我们生活、工作及心灵中维持平衡的状态,我们的生命定可活的光彩耀眼。
人的生命是生理与心理领域的结合,从小开始,我们就一直被教育对价关系的平衡,要吃饭才会长高,要多吃青菜才会健康,这是生理上的平衡思考;要努力读书,考试才会好;要有礼貌,老师才会喜欢您;这是心理上的平衡。为了得到对价关系的平衡,于是多元化的社会就此产生了设定目标, 达成目标,变成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鞭策力量。不管在物质上或心理上,我们努力地去完成预设的KPI(绩效指标),社会也因此不断的往前迈进,在物质科技领域上不断的进步。但是人类因此更加的和谐,精神领域更加的圆满了吗? 其实并没有。物质科技的知识,可以藉由传承,不断的往前进步。人的精神领域,由呱呱落地开始学习进步,一直到回返天庭的一天结束,并无法把胸襟才干传承下去。无论是富可敌国的胡雪岩,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学富五车的苏东坡,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结束在人世间的生命时,也结束了他们一生的传奇与能耐。每一个时代的人物,因缘际会的差异,造就了人类错综复杂兴衰史。人的精神领域进展,并没有因时间的延续而有所进展。生命的缘起缘灭, 依旧重复的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生。
在宗教的领域强调着人一生中追求的目标是幸福圆满。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态性的追求喜乐的生活。富裕的生活,享受物质的满足就快乐了? 常与朋友聚会旅游,无忧无虑就圆满了? 生命的思考还是以对价关系的方式,寻求快乐的泉源。希望相对的付出就会有相对的回报。工作上有表现,希望得到赞美;努力读书,希望考试成绩优秀;做善事,希望老天能给好的生活。施与受的平衡就在我们内心中不断的翻滚。平衡了就快乐,不平衡了就伤痛。个人就在这喜怒哀乐的循环中渡过一生。团体就在这平衡的追求上,矛盾四起,不断重演历史的兴衰掳掠。
不对称的平衡是一个自性修养的功夫,老天爷给人一个充满自由度的脑袋瓜,也给人一个可以随性发展的自由空间。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人的生命也充满了色彩。同样的起点-----出生、同样的落点-----死亡,但却有不同样的过程。常言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一定要努力。如果施予跟回报不划上等号,生命是否可以因为这样的不平衡,而得到恒久的喜乐。特里萨修女一生的为贫民服务,批评的声音不断,她的施予在人世间的日子里,毁誉参半,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与赞美,她的喜乐与坚持就这样的不间断延续着,仁爱传教修女会也因为不求回报的施予,而正向蓬勃的发展。
这个世界因为人的回报追求而混乱,我们无法追求国家社会的圆融,感谢老天爷给我们一个理性思考反省的头脑。自我的勉励,时时斩断付出与回报的对价思考。追求永恒的快乐圆满,期望这样的思考也能在公司内部发酵,让公司充满更多的正能量,少一点负面的思考、少一点批评,在短暂且无法传承的世界里,展现一点点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