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生活、工作、使命
文:陳基勳
生命:呱呱落地到撒手人寰,就是生命。 起手式我們無法控制,結束收工也非吾輩所可以決定。 智商(IQ)、情商(EQ)天生賦予,不是渺小的自我可以改變的。 傳統中華文化常講天命,中庸是最先提到天命的先民智慧-天命之為性,一句話簡要的說明了生命(智商情商)的根本來源。 所以一生中的歷程、結果很大部分都不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後天的操控。
生活:雖然命運天註定,但是人的一生劇本還是自己一分一秒的寫出來的,那叫做生活。 面對老天爺不斷的淬鍊與考驗,我們用老天爺惠賜的智商與情商,一步步地往前走。 也利用這一步步的經歷,圓滿自己的缺陷。 在崎嶇不平的過道中,創造最佳的人生歷程。 所有的成功與失敗,歡喜與哀慟都是老天爺給我們的功課,這就是生活。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實為生活境界的表現。
工作:很不幸也是有幸的,老天爺賜給我們要吃東西的嘴巴,挑剔的舌根與複雜的情商感受。 所以要工作才能求溫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於是工作就成了生活的一大部分。
既然工作是生活的一大部分,所以最好的工作態度是將工作當作老天爺的功課,享受並徜徉於每日的工作中。
使命:在生命的起始,不是我們所可以決定的。 命運也是天註定的。 我們來人世間一趟,所謂何來? 老天爺在我們下凡塵時,耳提面命要我們用祂賜給我們的智慧與能力,完成在人世間的修為。 所以我們潛意識會有目標與走向。每個宗教都有類似最後審判的橋段。這應該就是老天爺於生命起源時給我們使命,於我們返歸天庭時作成果驗收吧! 曾經看過一個科幻小說,提到地球是一個外星人的實驗場,外星人於人出生時賜予不同人的不同智商,情商與潛在的使命,在地球的生活環境中,讓這些不同的個體不斷的學習與激盪。 最後因為社會的學習惡質化,外星人毀滅了這失敗的實驗場。祈求上主啟示人們更多的善根,讓更多人感受到老天的使命。 在物質與精神的領域上都以最淡薄,卻是積極的達標!
快樂地享受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徜徉於每一分每一秒的喜怒哀樂工作生活中,努力的完成老天爺賦予的使命,達到完美涅槃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