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製程介紹
撰:楊長森
簡介: 將系統產品的包裝所有材料,包含配件、CABLE、螺絲、說明書、Label、禮盒、外箱,全數作業成為包裝成品中的過程,泛指包裝製程作業.
製程流程介紹:
A.接收產品訂單→B.發行技術資料→C.產品製程技轉轉移→D.生產前置作業準備→E.首件製作→F.模擬/制定生產方式→G.SOP內化→H.產品工時計算/提供→I.產品上線生產→J.結線作業→K.產品檢驗→L.DFM Report回饋
流程說明:
A. 接收產品訂單,目的:讓生產單位得知產品訂單訊息
A-1. 業務將客戶訂單填入專業ERP系統.
A-2. 由系統產生訂單報表中,得知生產的訂單機種.
B. 發行技術資料,目的:讓工程人員得知產品相關生產技術資料訊息
B-1. 市場部接收業務提供的生產技術相關文件做發行的動作.
B-2. 組裝製程生產重要文件包含(BOM、SOP、工處單、生產注意事項).
C. 產品製程技術轉移,目的:使產品的生產相關製程技術,轉移至工程師學習。
C-1. 安排與客戶端工程人員進行產品技轉。
C-2. 產品技轉中,可得知產品的特性、控制要點。
D. 生產前置作業準備,目的:加快產品導入生產作業進度。
D-1. 取生產文件 (BOM、SOP、工處單、生產注意事項…) 進行核對的動作。
D-2. 產品使用工具 / 設備的調校及準備。
D-3. 包裝生產工具---電子磅秤需要定期校驗,確保量測數值是精準的.
D-4. 包裝生產設備---熱縮機
D-5. 包裝生產設備---封口機
D-6. 包裝生產設備---超音波壓合機
E. 首件製作,目的:在導入生產前,能發現產品問題,生產前就發現問題。
E-1. 依照SOP制定內容製作3~5pcs首件。
E-2. 首件過程發現的問題,立即回饋給客戶端找出解決方案及改善方式。
F. 模擬 / 制定生產方式,目的:找出最好的生產方式及效率,提昇產能。
F-1. 依照SOP內容制定生產站別和流程。
F-2. 模擬檢視有無產品生產問題,即時做修正。
G. SOP內化,目的:將客戶提供的SOP轉換成PSI格式SOP,將格式及內容轉換成更淺顯易懂的
生產文件。
G-1. 產品量產前製作內化SOP。
G-2. 內化SOP由製工一人撰寫、主管審核。
H. 工時計算 / 提供,目的:生產皆依據此工時做細項調整,進而提昇生產效率及產能。
H-1. 在首批出貨前提供標準工時,提供與業務進行報價,工程師依照工時評估標準產能,進行
產品產能規劃作業。
I. 產品上線生產,目的:將產品正式導入生產線生產。
J. 結線作業,目的:確認產品餘數材料,是否符合未組裝數量,提高結單效率。
K. 產品檢驗,目的:使用抽樣檢驗計畫方式,檢驗待出貨品,提高產品生產及出貨品質。
L. 確認無後續製程出貨,目的:將產品進行出貨的作業---取消
M. DFM Report回饋,目的:產品量產前,能在前端改善 [設計面、生產面、材料面] 等問題,
提高產品生產效率/產能。
M-1. 出貨後三天內,提供專業的DFM Report給客戶端參考並於下批量產前改善及找出
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