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技術工程介紹

撰 : 劉建華

PSI工程包含了二個部份成員:
1. 電子生技人員
    負責產品測試製程時與客戶的技術轉移。
2. 維修人員
    負責產品生產時產生的不良品維修作業。

流程介紹:
A. 接收產品訂單 → B. 發行技術資料 → C. 產品製程技術轉移 → D. 生產前置作業準備 → E. 首件製作 → F. 模擬 / 制定生產方式 → G. 產品工時計算 / 提供 → H. SOP內化.

流程說明:
A. 接收產品訂單,目的:讓單位得知產品訂單訊息。
A-1. 業務將客戶訂單填入ERP系統。
A-2. 由系統產生訂單報表中,得知生產的訂單機種。
B. 發行技術資料,目的:讓電子生技人員得知產品相關生產技術資料訊息。
B-1. 市場部接收業務提供的生產技術相關文件做發行的動作。
B-2. 測試製程生產重要文件包含 (BOM. SOP. 工處單.. 生產注意事項….) 。
C. 產品製程技術轉移,目的:使產品的生產相關製程技術,轉移至廠內工程師。
C-1. 安排與客戶端工程人員進行產品技轉。
C-2. 產品技轉中,可得知產品的特性和要點。
D. 生產前置作業準備,目的:加快產品導入生產作業進度。
D-1. 取生產文件 SOP進行核對確認的動作。
D-2. 產品測試所需設備的準備。
E. 首件製作,目的:確認產品導入生產前有無問題。
E-1. 依照SOP制定內容製作5pcs首件。
E-2. 首件作業若有3pcs不良,需再製作5pcs確認產品良率有無問題。
E-3. 若首件發生異常則進行分析並反應品保單位繼續後續作業。
F. 模擬 / 制定生產方式,目的:制訂流暢的生產方式及效率,提生產能。
F-1. 依照SOP內容制訂生產流程。
F-2. 模擬檢視有無產品生產問題,及時做修正。
G. 產品工時計算 / 提供,目的:生產依據此工時做人員調整,確認生產產能。
G-1. 在首批出貨前提供標準工時,提供業務進行報價,工程師可依照工時評估標準產能,進行產
        品產能規劃作業。
H. SOP內化,目的:將客戶提供的SOP轉換成PSI格式的SOP,將格式及內容轉換成更淺顯易懂的
    生產文件。
H-1. 產品量產前製作內化SOP。